機會因子 | 開發和增加產品和服務 | 投入循環經濟 | 取得低碳融資或投資 |
---|---|---|---|
機會種類 | 產品和服務 | 資源效率 | 市場 |
發生時間評估 | 中期 | 中期 | 中期 |
影響情境 | 隨著國際間減碳趨勢,公司擴展低碳、低功率及綠能產品種類,反應市場消費者偏好的轉變,提前搶占市場商機。促使公司市場競爭力提升、市佔率增加、營收及企業形象提升,對產業型態帶來正面影響。 | 因應國際環保趨勢,發展可回收再利用之循環經濟新產品,鼓勵消費者回收產品;並與策略廠商合作研發再生原料,建立循環經濟效益。藉由提倡環保意識,減少電子廢棄物,進而提升企業形象,營收連帶增加。 | 因應氣候變遷,金融機構及投資人對公司有更高的ESG要求,若公司有具體的措施及成效,可藉以降低資金成本並增加籌資管道。而永續績效的提升,也會使公司曝光度提升,營收與市值增加,進而吸引更多投資機構關注,增加可用資本。 |
機會影響面向評估 | 提升產品功能與效能,除了可減少實體設備使用、降低資料中心用電量、提高耐熱性、降低運作過熱當機外,更可透過公司開發的網管軟體 ,協助客戶了解產品的使用效能與異常問題判斷、提高客戶使用效能、強化管理階層與各營運據點密切溝通、並快速排除異常問題。 | 資源回收最大化: 1. 公司可將已汰換之資訊設備經檢視、篩選後,提供予偏鄉弱勢族群使用,使其得到更多資源。 2. 產品隨晶片功能增加,硬軟體均需要換裝升級,可建議客戶購買新型且有低碳功能的設備;建議客戶汰換舊設備之際,將汰舊設備捐贈給當地公益團體或是學校技職訓練。 廢棄物產出最小化: 產品於設計開發階段需評估如何在省電、省油、省水、省紙、提高運輸量能等情形下,研發出符合循環經濟的產品物料,減少廢棄物產量。 | 對產品或服務的影響: 提升ESG資訊揭露品質,以因應金融機構綠色融資審查及永續投資趨勢。 |
財務影響面向評估 | 1. 降低間接(營運)成本 2. 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,導致收入增加 3. 通過進入新興市場來增加收入 | 1. 產品符合環保意識,可提升企業形象,獲取更多客戶關注並增多訂單、增加營收。 2. 精簡產品運輸包裝、減少配件配置,可降低產品成本支出,產品售價可更符合市場期望。 | 達到永續目標同時關注綠色金融趨勢,取得優惠貸款利率。目前市場上已有相關融資方案,例如:視永續目標達程度可減少貸款利率約0.02%~0.05%。 |
客戶行為改變 | 原物料成本上漲或短缺 | 加強監管現有產品和服務 |
---|---|---|
轉型風險-市場 | 轉型風險-市場 | 轉型風險-政策與法規 |
中期 | 中期 | 中期 |
因國際永續議題意識提升,客戶偏好及需求轉變至注重低碳及低能耗之產品,公司訂單量可能受到衝擊。 | 投入能源轉型與減碳活動需使用更高規格之料件,可能導致原物料及生產成本上升,降低公司產品價格競爭力而影響銷量下滑,使營收減少、成本增加。 | 因應氣候風險,國內/外產品面相關政策不斷更新,若無法及時因應各方要求及規定,將導致產品不符規定,業務受到衝擊。而品質與服務不穩定,可能造成產品因違反法規受裁罰,並使客戶產生負面觀感,導致產品銷售減少、營收減少。 |
對產品或服務的影響: 若產品無法符合相關標準,將無法在全球市場販售,除須支付碳稅等額外費用外,亦可能導致營收減少,甚至面臨罰款。 對新研發或投資的影響: 須要求ODM廠以新技術研發環保材質、更高規格節能產品、低能耗晶片等,甚至設備更新,可能影響產品交期與售價。 | 對供應鏈與價值鏈的影響: 1. 碳費的徵收可能導致原物料供應商提高產品售價,長期轉嫁成本下恐需重新汰換供應商。 2. 因原物料價格提高、生產成本提升,導致產品定價相對提高,客戶需以更高成本來購買產品。 | 對產品或服務的影響: 1. 各國環境相關政策異動頻率增加、速度變快,商品恐無法符合法令政策要求。 2. 已生產完成之庫存品恐因原物料或產品無法符合新修法規,造成原物料需更改認證而無法供給,或產品須重新調整或無法銷售,導致庫存量提高。 |
若無法即時滿足市場需求,可預見產品銷售減少,進而導致營收下降。此外,若無創新產品推出,投資人可能減少投資意願,連帶影響公司長期發展與布局。 | 為符合低碳、低能耗之要求,原物料價格提高,進而供應鏈調整售價,可能逐漸影響終端售價約20%~30%。 | 1. 產品改版更新,所需相關的物料及設備添購使營運成本增加。 2. 產品不符法規使銷售減少,導致營收下降。 |